降低農藥使用風險為國際上農藥管理之趨勢,國際上對早期之有機磷劑如巴拉松等已陸續評估淘汰,近期歐美國家更積極評估有機磷劑之累積風險,研發低用量及安全性高之化學農藥,並發展生物性農藥推動病蟲害綜合防治,減少除草劑、土壤薰蒸劑如溴化甲烷之使用,以降低農藥使用量。國內近年來政府大力研發推動生物性農藥,禁用極劇毒與長效性農藥,研發推廣農藥安全劑型、減少有毒溶劑之使用及鼓勵進口商登記安全性高、用量少、具專一性農藥,以降低農民用藥暴露風險及環境污染,未來新農藥產品之研發登記,應趨向安全性高、使用量少且具專一性之農藥。而隨著國際貿易日趨自由化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(WTO),為解決農藥殘留及農藥產品輸出入之技術貿易障礙,在所達成之食品衛生檢驗與動植物檢疫措施協定(SPS)、貿易技術障礙協定(TBT)及貿易相關智慧財產權協定(TRIPs)中,對農藥均有所規範,農藥管理在增修訂農藥管理法規及技術性標準時,需能符合國際規範。 本會新近剛完成農藥網頁,將農藥法規、登記許可情形、毒理要件審核、檢驗方法與規格、農藥標示、警告與注意標示、販賣業管理及統計等均詳列於網頁上供各界查索。請上網查詢並提供意見,網址為pesticide.baphiq.gov.tw。